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什么原理

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什么原理

瓦斯爆炸是什么原理

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热---链式反应(也叫链锁反应)。

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引火源给予的热能)后,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游离基。这样循环不已,游离基越来越多,化学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就可以发展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所以,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

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瓦斯浓度在5%~16%。(二)引火温度为650~750℃。(三)有足够的氧气,空气中的含氧量在12%以上。

什么是瓦斯爆炸

什么是瓦斯涌出和瓦斯喷出

瓦斯涌出,是在煤矿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自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被采落的煤和岩石内向矿井空间释放瓦斯的现象。通常用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表征瓦斯涌出的数量。矿井瓦斯涌出量多少不仅受控于煤层和岩层内的原始瓦斯含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多种采掘因素影响,如开采深度、开采规模、回采速度、多煤层矿井开采煤层的顺序和方法、落煤工艺,通风系统的风压和风量、采空区封闭质量等。瓦斯涌出形式分为普通(一般)涌出和特殊(异常)涌出。前者是普遍发生的不间断涌出,涌出量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比较均匀;后者是在某个时间与空间里突然发生的涌出,包括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喷出,就是大量瓦斯在压力状态下,从煤岩裂缝中喷出,包括短时间的喷出和长时间的喷出。瓦斯喷出一般发生于能贮存瓦斯的地质构造破坏带,如断层、断裂、褶曲和石灰岩溶洞附近。

另一类喷出发生于煤层顶(底)板、围岩分层断裂的回采工作面,如围岩内赋存含瓦斯的煤层或夹层的情况下,当煤层回采后,围岩形成空洞,邻近层的瓦斯有可能转移到这些空洞内,瓦斯量和瓦斯压力逐渐增加,能突破层间围岩喷向采空区,同时,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增加。

瓦斯喷出前常有预兆,如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增加或忽大忽小,以及有发凉的感觉或有嘶嘶的喷出声响,顶底板来压的轰鸣声,煤层变湿、变软等现象。

瓦斯的喷出量和持继时间:决定于积存的瓦斯量和瓦斯压力,从几立方米到几十万立方米,从几分钟到几年,甚至十几年,它与积蓄的瓦斯量、溶洞和裂隙区大小和来源的范围等有密切的联系

根据多年煤矿的经验,纺织瓦斯喷出总结为“探、排、引、堵”。“探”就是探明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排”就是排放或抽放瓦斯;“引”就是把瓦斯引至总回风流或工作面后20米以外的区域;“堵”就是将裂隙、裂缝等堵住,不让瓦斯喷出,具体处理措施还应根据瓦斯喷出量和瓦斯压力大小等具体情况实施。

什么是瓦斯爆炸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瓦斯爆炸:氧气>12;瓦斯浓度5%-16%;引火温度650℃-750℃.

煤尘爆炸:⑴具有一定浓度的能够爆炸的煤尘云。煤尘有的具有爆炸性,有的不具有爆炸性。具有爆炸性的煤尘只有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并具有一定浓度时才能发生爆炸。煤尘爆炸下限为45g/m³ ,上限为1500~2000g/m³,爆炸力最强的煤尘浓度为300~400g/m³。

⑵高温热源,能够引燃煤尘爆炸的热源温度变化的范围是比较大的,它与煤尘中挥发分含量有关。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变化大约在610~1050℃之间,烟煤一般为650~900℃。

⑶空气中氧气浓度>18%。

什么是瓦斯爆炸

什么叫做‘瓦斯突出’

瓦斯突出是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增加,在煤层中形成了在地应力作用下,瓦斯释放的引力作用下,使软弱煤层突破抵抗线,瞬间释放大量瓦斯和煤而造成的一种地质灾害。煤矿开采深度越深,瓦斯瞬间释放的能量也会越大。煤和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煤层平巷掘进、上山掘进和石门揭煤时,有的矿井在回采工作面也发生煤和瓦斯突出。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是两个概念,但灾害都来自于瓦斯。瓦斯突出是一种地质灾害,在大量的有害气体瞬间涌入后,会形成窒息,但不一定会发生爆炸事故。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后,会引发爆炸事故,一是与空气中氧气含量达到12%以上,二是瓦斯浓度达到5%至16%之间,三是遇到明火,点火温度达到650度以上

(184)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