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发光原理

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发光原理

荧光灯的发光原理

电流通过灯头流入灯丝,直接朝向另一灯头方向发射电子,电子在稀有气体里放电的过程中,激发汞原子并发射出紫外线;随后紫外线折射在荧光粉上就变成了可见光,这就是它的发光原理。

荧光灯工作原理

老式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是一种低压孤光放电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量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学校、医院、工厂车间等单位使用较多,近几年来。LED灯光源的迅速发展,好多单位已经逐步开始使用LED灯,荧光灯已逐步退出时代的舞台;对于维修电工行业的人来说,虽然荧光灯的使用量少了,但是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今天请允许我与各位同仁共同重温一下这种灯的工作原理。

首先说荧光灯的组成,荧光灯的核心部件是玻璃管和灯丝,在玻璃管内壁上涂有一层荧光粉(就是那种白色的粉),管内充有惰性气体;灯丝上涂有一层能发射电子的物质,人们将这种灯丝称为阴极,灯丝两端通过导丝与外电极相连,将灯丝与导丝密封在一个玻璃喇叭管中就组成了灯芯柱,其作用是保证电导线与玻璃壳进行密封。

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两只脚是什么原理

荧光灯即低压汞灯,它是利用低气压的汞蒸气在放电过程中辐射紫外线,从而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因此它属于低气压弧光放电光源。荧光灯内装有两个灯丝。灯丝上涂有电子发射材料三元碳酸盐(碳酸钡、碳酸锶和碳酸钙),俗称电子粉。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灯丝交替地作为阴极和阳极。灯管内壁涂有荧光粉。管内充有400~500Pa压力的氩气和少量的汞。

通电后,液态汞蒸发成压力为0.8Pa的汞蒸气。

在电场作用下,汞原子不断从原始状态被激发成激发态,继而自发跃迁到基态,并辐射出波长253.7纳米和185纳米的紫外线(主峰值波长是253.7纳米,约占全部辐射能的70%~80%;次峰值波长是185纳米,约占全部辐射能的10%),以释放多余的能量。荧光粉吸收紫外线的辐射能后发出可见光。荧光粉不同,发出的光线也不同,这就是荧光灯可做成白色和各种彩色的缘由。由于荧光灯所消耗的电能大部分用于产生紫外线,因此,荧光灯的发光效率远比白炽灯和卤钨灯高,是目前最节能的电光源。

荧光灯工作原理

220v荧光灯振荡电路原理

频率计算公式为f=1/[2π√(LC)],其中f为频率,单位为赫兹(Hz);L为电感,单位为亨利(H);C为电容,单位为法拉(F)。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工作原理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

荧光灯工作原理

日光灯工作原理是什么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当接入电路以后,日光灯的内部起辉器两个电极间开始辉光放电,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而与静触极接触,于是电源、镇流器、灯丝和起辉器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电流使灯丝预热,当受热时间1-3秒后,起辉器的两个电极间的辉光放电熄灭,随之双金属片冷却而与静触极断开。

当电极断开,电路电流突然消失,于是产生一个高压脉冲,它与电源叠加后,加到灯管两端,使灯管内的惰性气体电离而引起弧光放电,在正常发光过程中,镇流器的自感还起着稳定电路中电流的作用。

拓展资料

日光灯构造及作用

日光灯两端各有一灯丝,灯管内充有微量的氩和稀薄的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

灯管开始点燃时需要一个高电压,正常发光时只允许通过不大的电流,这时灯管两端的电压低于电源电压。

荧光灯工作原理

(28)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